杭州学军中学民乐团成立于1992年,2000年由杭州市教育局命名为杭州市中小学生艺术团学军民乐分团,多年来连续被评为杭州市中小学生艺术团“优秀分团”。杭州学军中学民乐团是浙江省内演奏水平最高的中学生乐团之一,在省级、市级的各类艺术节比赛中成绩斐然,多次荣获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节和杭州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合奏、重奏一等奖。乐团曾多次出访美、法、英、澳、希等国举办专场音乐会,并于2019年出版《太阳颂》音乐会DVD专辑,深受好评。
三十年来,乐团一直以“弘扬民族音乐、传承民族文化”为己任,有效促进青少年群体中民族器乐专业人才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专业院校以及国内一流综合大学输送了一批优秀专业人才和艺术特长生。每年,约有80%的乐团成员通过艺术类特长进入北大、浙大、复旦、人大等211、985名校。
刘天华(1895年2月4日—1932年6月8日),原名刘寿椿,江苏省江阴市澄江镇西横街人,中国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创作乐曲
刘天华的音乐创作成就,主要在民族器乐曲方面,共作有十首二胡曲:《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良宵》《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 三首琵琶曲:《歌舞引》《改进操》《虚籁》、一首丝竹合奏曲《变体新水令》、编有四十七首二胡练习曲、十五首琵琶练习曲,还整理了崇明派传统琵琶曲十二首,其中他改编的《飞花点翠》于1928年由高亭唱片公司录制唱片,已成为琵琶经典乐曲。当刘天华逝世时,在纪念会上有人用这十大二胡名曲标题的首位字联成过一幅便于记忆又颇有意境的挽联:“良月苦独病,烛光悲空闲”。
改良二胡
在乐器的制造改良上,他对于他所擅长的二胡、琵琶进行改革。他在二胡制造的材料、技术上进行改变及定制,以期达到好的音色及音量,对二胡二根弦的音准进行调整,又增加了二胡的把位,以提高其演奏的表现力。他又依十二平均律制作了新的琵琶,并增加琵琶的品和项,使琵琶能有准确的音准并能演奏半音阶,他这些音乐器的改进的进行,也和乐器制作厂商合作发展,以期达到推广的效果,他自己也曾于北京经营了一家音乐商店,名叫中华乐社,售乐器及谱等,可惜后来未能如其计划进一步成立乐器厂。
改良记谱
记谱法的改进是刘天华相当重视的一环,他认为乐谱的不发达完备,使得中国古代的音乐无法完整地留传下来,而间接造成中国音乐的衰微。他首先大力推广五线谱用于中国音乐之上,如他在1930年,为当时将赴美国演出的京剧名家梅兰芳,花了数月时间以听写记谱方式完成了五线谱的《梅兰芳歌曲谱》。除此之外,由于当时国人仍惯用旧有的工尺谱,他于是将五线谱中一些记谱法如节奏、指法、强弱等记号融入工尺谱之中,成一套较完善而能通行的记谱方法,并以此方式整理出了《瀛州古调新谱》《佛曲谱》及《安次县哨子曲谱》等中国古乐及民间音乐。
改进国乐、推广国乐教育
在民国初年,刘天华见到中国音乐发展的垂危,因主张进行国乐改进。刘天华认为音乐的重要目的,便是在表达人的感情以使听者感动,希望音乐能够普及于大众并提升水平,因此对音乐的推广及教育十分地重视。他反对完全以西乐来取代中国音乐,他认为西乐虽完善成熟,但不能削足适履的把它用在中国人的意识性格之间。同时,他认为身为一个中国音乐家,不仅要守住自身的传统,更要把中国音乐的好处发扬光大到世界。 1927年,刘天华在北京联合萧友梅、杨仲子等人,创立了国乐改进社,以期开始国乐改进的工作此外,他还记录了民间音乐《安次县吵子会乐谱》《佛曲谱》(未完成)等。刘天华的全部作品和生平资料,最先收进其兄刘复编纂的《刘天华先生纪念册》(1933),今已辑成《刘天华创作曲集》(万叶书店,1954;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年修订)。
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兼终身指挥,享誉国内外乐坛的知名中乐指挥家,自1997年6月起履任香港中乐团。
1987年获颁授中国首届专业评级国家一级指挥。对文化发展的贡献获各地政府予以表扬,包括新加坡政府“2001年文化奖”、香港特别行政区银紫荆星章、国际演艺协会2022年卓越艺术家奖等。此外,指挥不同乐团的影音产品获颁指挥奖项,包括香港中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及中央歌剧院合唱团、西安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及合唱团等。阎惠昌现应聘为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中国民族管弦乐研究中心主任及指挥系教授、香港演艺学院荣誉院士及访问学人、西安外事学院老子学院及韩国世翰大学特聘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并担任多间音乐院校客席及特聘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及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理事、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荣誉音乐总监。2013-2017年应邀出任台湾国乐团音乐总监,创立“青年指挥培训计划”,为台湾国乐界培养指挥人才而备受肯定。
阎惠昌带领香港中乐团创下多个中乐发展的里程碑,不但经常获邀到世界各地知名艺术节及音乐节献演,其艺术成就更获各界肯定。他全方位拓展香港中乐团,推动委约作品;积极与不同界别互动,探索交融:领导发展乐器改革,倡议香港演艺学院与香港中乐团合作并实施“专业乐团实习计划”:倡议创立全球首个中乐乐队学院;创办数个主题器乐节,与香港市民共创多个健力士世界纪录;于香港演艺学院开设中乐指挥硕士课程:倡议举办及主持多次中乐国际研讨会及高峰论坛:创办全球首个国际中乐指挥大赛,被中国音协主席赵季平誉为“中国音乐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阎惠昌师从著名指挥家夏飞云、作曲家胡登跳、何占豪等教授,于198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随即受聘为中国中央民族乐团首席指挥兼乐队艺术指导。除中乐指挥外,他亦曾获邀担任西洋交响乐团指挥,曾合作的包括中国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浙江交响乐团及俄罗斯爱乐管弦乐团等。阎氏亦为活跃作曲家,创作乐曲屡次获得国家大奖。
2000年以浙江省艺术统考器乐专业第一名的
成绩考入杭州师范大学音乐艺术学院(现浙江音乐学院)。2004年在杭州红星剧院成功举办柳琴个人独奏音乐会。2009年起,担任杭州学军中学民乐团常任指挥,带领乐团连续荣获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节和杭州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合奏、重奏一等奖,并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带领乐团连年被评为“杭州市中小学生艺术团优秀分团”,并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19年,携杭州学军中学民乐团出版《太阳颂》音乐会DVD专辑,任指挥兼柳琴独奏。曾担任全国和浙江省各类柳琴、阮专业大赛评委,担任浙江省音协考级评委,并多次荣获各级各类专业赛事优秀指导教师奖。
《良宵》是刘天华于1928年除夕即兴创作的一首二胡曲,是刘天华音乐生涯中写作时间最短的一首乐曲。全曲抒情、清新、明快,给人怡然自得之感,生动描绘了作者与友人欢叙守岁、共度良宵的愉悦心情。著名笛箫演奏家张维良将其移植为箫独奏曲,独特的音色将欢聚的美好时光诠释得更加温馨。
该曲创作背景是刘天华在1927年除夕之夜,与学生在家过年。室内明亮,火炉暖暖,几盆挺拔有姿的梅花散发出清香,墙外迎新的鞭炮声和孩子们的嬉笑声交织在一起,不时传来。在这样欢乐气氛感染下,创作了这首一气呵成的即兴之作,同时也是刘天华作品中最短的一首。
乐曲的音乐形象浪漫、抒情,让人听之怡然自得。结构上该曲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开始时旋律听起来平稳且轻快,具有有歌唱性,之后逐渐紧凑、昂扬起来;第二部分情绪开始高涨,旋律变化较大,把除夕夜其乐融融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此外作曲家在创作时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旋律进行手法和西方再现的二部曲式原则结合在一起。以优美的旋律,轻松的情绪,抒发了作者与友人欢叙守岁、共度良宵的愉悦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