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民族管弦乐《祈雨》关迺忠作品,2018竹堑国乐节新竹青年国乐团演奏
华音网
民乐合奏 《祈雨》
作曲:关乃忠
指挥:周圣文
乐团:新竹青年国乐团
作曲:关乃忠

中国著名指挥家和作曲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79年移居香港,1986年至1990年为香港中乐团第二任音乐总监,1990年移居台湾担任高雄市国乐团指挥,直到1994年。1994年初移居加拿大。2006年受聘于中国音乐学院,任中国音乐学院华夏民族乐团指挥。

早期作品:《第一钢琴协奏曲》(1959)、《第一交响曲》(1961)等 到香港以后的作品(1986-1990):最初有中乐曲《洪湖随想曲》(1980)、《喜迎春》(1981)、《云南风情》(1982)、《丰年祭》(1983)、《天山恋歌》(1984)、第三钢琴协奏曲《英雄》、《管弦丝竹知多少》、《拉萨行》(1985)等;

1986年3月起任香港中乐团第二任总监后的主要作品有:《花木兰》序曲(1986)、古琴与乐队《离骚》、《白石道人词意组曲》(1987)、《第一笛子协奏曲》、《第一二胡协奏曲》(1988),为中乐团与管风琴而作的《第二交响曲》、《第一打击乐协奏曲》(1989)、大提琴协奏曲《路》(1990)等。

任高雄市国乐指挥期间的作品主要有(1990-1994):双千斤板胡协奏曲《山地印象》,中乐《台湾风情》(1991)、唢呐协奏曲《花木兰》(1992)、大合唱《高雄之恋》(1994)等。1994年移居加拿大之后的作品主要有:《小提琴协奏曲》(1994)、《第三交响曲》(中乐,1995)、中乐充曲《普天乐》及《第二大提琴协奏曲》(1997)等。

乐曲《祈雨》

《祈雨》是作曲家关迺忠先生应邀,为一九八九年 「文艺季」乐展所创作的国乐作品,作品完成于同年六月,并于九月中旬分别由台北市中正文化中心音乐厅及台中市立文化中心中山堂由作曲者指挥乐团首演。

全曲采用了台湾原住民的歌曲简单音调发展而成。乐曲的第一段是描绘天旱无雨,人们的苦难。乐曲采用了一种西欧古舞曲「帕萨卡里亚」的形式,在一个固定的低音上以变奏的形式展开,而这个固定的低音旋律 「6-5-3-2」就来自其后的民歌旋律的「呼应句」中。

随着鼓声响起,祈雨的仪式开始了。舞蹈的节奏越来越强烈,在高潮时似乎响起了雷声,雨终于降临了。音乐由「小调式」转入「大调式」,甜美的旋律像是洒向乾旱土地约甘霖,也像是人们对上天的感恩。接下来的一段像是在倾盆大雨中狂喜的人们欢庆歌舞。乐曲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阅读
返回